![]() 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圈套设有弹片,所述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与弹片连接,所述弹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与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卡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 公开号:CN214330722U 申请号:CN202120098677.9U 申请日:2021-01-1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琪 申请人:Xinghongsheng Auto Parts Tianjin Co ltd; IPC主号:F01M11-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n0002]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n0003] 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放油口出设有放油螺母,不放油时,拧紧放油螺母,使油底壳放油口密封,放油时,松开放油螺母,使油底壳放油口开启。在汽车日常使用时,常常由于路面颠簸,放油螺母部件锈蚀等原因,使得放油螺母松动,放油口不再密封,机油泄漏,给汽车安全行驶带来隐患。 [n0004] (一)实用新型目的 [n0005]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圈套设有弹片,所述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与弹片连接,所述弹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与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卡接。 [n0008]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块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 [n0009]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底部两侧壳体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一的内圈里,且卡块的外圈卡接在卡槽的内圈里。 [n0010] 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底部壳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二,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二的内圈里,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 [n0011]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密封块的底部壳体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推板的顶部壳体上,且复位弹簧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二的内圈直径。 [n0012] 优选的,所述弹片靠近移动杆的一侧壳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顶端壳体上,且滑块的外圈滑动套设在滑槽的内圈里。 [n001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通过移动杆、推板、复位弹簧、滑块、固定轴、弹片、卡块等结构,推动推板可以通过移动杆带动滑块在弹片的壳体上进行滑动,由于弹片的两端呈Y字形,因此当两个滑块垂直向上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挤压带动卡块进入到密封块的内部,与油底壳主体脱离卡接,当松开推板时,通过复位弹簧能够使其返回原位,由此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密封块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油底壳主体、2密封块、3导向板、4移动杆、5推板、 6复位弹簧、7滑块、8固定轴、9弹片、10卡块、11密封圈。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19]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1,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2,密封块 2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4,移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5,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密封块2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外圈套设有弹片9,移动杆4的顶端通过滑块7与弹片9连接,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两个卡块10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10与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卡接。 [n002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11,密封块2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 [n002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通孔一,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底部两侧壳体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块 10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通孔一的内圈里,且卡块10的外圈卡接在卡槽的内圈里。 [n002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二,两个移动杆4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通孔二的内圈里,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6。 [n002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密封块2 的底部壳体外壁上,复位弹簧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推板5的顶部壳体上,且复位弹簧6的外圈直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圈直径。 [n002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弹片9靠近移动杆4的一侧壳体开设有滑槽,滑块7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4的顶端壳体上,且滑块 7的外圈滑动套设在滑槽的内圈里。 [n0025] 工作原理:首先,因为推板5的顶部壳体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杆 4,移动杆4通过滑块7与弹片9滑动连接,所以当推动推板5时,可以通过移动杆4带动滑块7在弹片9的壳体上进行滑动,由于弹片9的两端呈Y字形,且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 的外圈活动套设在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内圈里,因此当两个滑块 7垂直向上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挤压带动卡块10进入到密封块2 的内部,与油底壳主体1脱离卡接,当松开推板5时,因为移动杆4 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6,而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外壁上和推板5的顶部壳体上,所以通过复位弹簧6能够使其返回原位,由此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 [n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2),所述密封块(2)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4),所述移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5),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2)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所述固定轴(8)的外圈套设有弹片(9),所述移动杆(4)的顶端通过滑块(7)与弹片(9)连接,所述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两个所述卡块(10)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10)与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卡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块(2)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底部两侧壳体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10)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一的内圈里,且卡块(10)的外圈卡接在卡槽的内圈里。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二,两个所述移动杆(4)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二的内圈里,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6)。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推板(5)的顶部壳体上,且复位弹簧(6)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二的内圈直径。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9)靠近移动杆(4)的一侧壳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7)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4)的顶端壳体上,且滑块(7)的外圈滑动套设在滑槽的内圈里。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2314764A1|2001-02-06|Oil sump arrangement with integral filter and heat exchanger CN214330722U|2021-10-01|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CN203189682U|2013-09-11|一种地铁齿轮箱箱体 CN104048022A|2014-09-17|地铁齿轮箱箱体 CN209797897U|2019-12-17|一种带集油槽的鱼油压滤机 CN209602908U|2019-11-08|一种适应于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的路面临时排水结构 CN201173154Y|2008-12-31|卧式柴油机冷却进水腔 CN205343905U|2016-06-29|压力机接油机构 CN214054992U|2021-08-27|一种翅片管加工用专用夹具 CN214698782U|2021-11-12|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角接触轴承 DE19953286A1|2001-05-10|Hydraulikzylinder CN210877128U|2020-06-30|适于降低摩擦力的精冲模具 CN211696576U|2020-10-16|油水分离器的重力感应式液位计 CN209662948U|2019-11-22|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尾气冷凝收集结构 CN213103971U|2021-05-04|一种薄壁抗菌不锈钢水管加工成型装置 CN107842434A|2018-03-27|分配体结构 CN214096209U|2021-08-31|一种河道水流量监测装置 CN203656131U|2014-06-18|一种两级传动齿轮箱 CN103255799B|2015-03-04|燃油箱集油装置 DE102013217002A1|2014-03-27|Ölpegelerfassungsvorrichtung CN212104187U|2020-12-08|一种市政工程井口装置 CN213451322U|2021-06-15|一种耐用型滚珠轴承 CN214188575U|2021-09-14|一种高精冲床用滑块 CN212672376U|2021-03-09|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结构及变速器 CN210050854U|2020-02-11|导油结构、集烟罩及吸油烟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98677.9U|CN214330722U|2021-01-14|2021-01-14|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CN202120098677.9U| CN214330722U|2021-01-14|2021-01-14|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